肥水不流外人田(肥水不流外人田意思)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是“好处不能让给外人”。表示这个意思还有“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流别人田” “肥水不浇别人田” “肥水不流外人家”等说法。但一般不说“肥水不留外人田”。
流,是末到别人田地,(肥水)流到了别人田里。
留,为已到过别人田地,(肥水)留在别人地里。
1、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正是运用了此种技巧。在封建社会,很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为生活所迫,只好到宫里当太监,过着屈辱的生活。但李莲英却是与众不同,他进宫当太监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出人头地,毕竟,在过去的历史中,太监专权、富可敌国的例子不在少数。可在当时,有这种目的的并不只有李莲英一个人,若没有一点关系的还真进不去。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在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是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他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对方也恰巧是同乡人,且又同处异乡,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
2、“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是“好处不能让给外人”。表示这个意思还有“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流别人田” “肥水不浇别人田” “肥水不流外人家”等说法。但一般不说“肥水不留外人田”。流,是未到别人田地,(肥水)流到了别人田里。留,为已到过别人田地,(肥水)留在别人地里。
是苏东坡和他儿媳妇的典故。
苏东坡是北宋大文学家,中年丧妻,一直未续娶,后来他儿子长大J,,长得极象苏东坡,但才华差远了,为他娶了媳妇,媳妇是仰幕苏东坡才华才嫁过来的。
儿媳妇曾写道,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一次他喝醉J,才把此话抖出去,成为千古名句。
苏东坡中年丧妻,一直未娶。他忙于公事和写作一晃许多年就过去了,一人过着怪习惯。转眼儿子就娶妻生子了。偏偏苏东坡一代英才,聪明绝顶,才华横溢。而他的儿子却庸碌无为,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天,苏东坡的儿子又出去玩乐去了,苏东坡一人在书房里坐着,呆呆的思考问题。这时,他的儿媳妇见公公一人在书房里又是思又是想得怪辛苦的就给公公端了一杯茶上来了。儿媳妇这天穿着蝉羽般透明的白纱的裙子,端着茶杯走到苏东坡的身边,轻声地叫道:“爹爹请喝茶!"并且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这儿媳妇其实也是个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通,之所以嫁到苏家就是对苏东坡的崇拜才嫁过来的。来了之后才发现他的儿子这样的平庸,很是落寞失望。早就对苏东坡倾慕不已,今天有机会了想和公公亲近一下。
苏东坡正在沉思之中,见儿媳妇走过来,两眼愣愣的看着她,看着儿媳妇的纷红的脸蛋,婀娜的身姿,含情的双眼,他突然有点忘乎所以,飘飘然起来。就在他心猿意马时,突然记起这是儿媳妇顿时脸红了起来。儿媳妇就问道:”公公为什么脸红?“苏东坡也不答话,接过茶杯,用食指快速在书桌上写了两句诗:“青纱仗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因为苏东坡为人懒惰,长时间不抹桌子,所以桌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那字迹看得非常清楚。儿媳妇看后也用手指快速在后面又续写了两句:“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写罢红着脸就跑了。苏东坡正看得得意洋洋,他的儿子回来了,见父亲看得那么高兴就问道:父亲,看得什么?”苏东坡下了一跳,忙用袖子将桌子上的字迹擦掉,说:我什么也没看,我在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