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女人香小说免费
大家知道,交朋友其实很有讲究。有句古话说的好――“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刘关张三兄弟在桃园一个头磕下去,比亲兄弟还亲,生里死里一起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兄弟也算得上同年同月同日死了,可以说是连着死的,并且兄弟被害死后去报仇也是真报仇。瓦岗46友,虽然也磕了头,也喊了“我们是兄弟”。但那些所谓的瓦岗好汉,表面上称兄道弟,实际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盘算,最后甚至撕破脸来自相残杀,徒惹后人耻笑。刘关张三兄弟的故事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多说了,今天主要来说说瓦岗寨那些所谓的“好汉”。瓦岗寨上一次拜了四十六个兄弟,本身就很值得诟病。后来,这些“兄弟”各打各的算盘,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全散了。让人觉得最不忿的是那些个所谓的瓦岗好汉,表面上是称兄道弟一家亲,实际上却各自算计,一帮油滑的家伙合起伙来整死了二哥单雄信。譬如秦琼和程咬金,按照《隋唐演义》的说法,秦琼、程咬金与单雄信乃是八拜之交,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特别是在秦琼落魄之时,曾经得到过单雄信的帮助。秦琼早年运道不行,多灾多难,全靠着单雄信的援助,才多次有惊无险,否则秦琼说不定得蹲牢房,甚至人头落地。再说秦琼老母大寿,也是因为单雄信带着一大批人前去,这才有了后来的四十六友结义。程咬金也差不多,要不是单雄信救了他,劫皇纲这个罪足够砍他十七八次了。后来众兄弟揭竿而起,一起反上瓦岗,程咬金做了皇帝,徐茂公成了丞相,秦琼甚至成了兵马大元帅。可以说,如果没有单雄信,他们能有这样的成就?然而谁会料到最后秦琼、徐茂公、程咬金等却投靠了仇人――李世民。要知道,李渊之前可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单雄信和李家原本就是不共戴天之仇。单雄信对秦琼、程咬金二人均有大恩,但他们还是合伙背叛了他。甚至在单雄信被杀的时候,秦琼、程咬金甚至连一句求情的话的没有说!十足令人心寒。尤其无耻的还有徐懋功,尤其喜欢算计他人,小人一个。李密再差,却也讲情,王勇虽愚,却也有义。纵观其他那些有奶即娘之类的好汉,实在是无话可说。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古往今来,这句老话一直告诫人们交朋结友。根据桃园三结义,以及瓦岗各顾各,总结一下什么样的朋友才可以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兄弟:
1,志同道合,思想观念基本一致,兴趣爱好大概相同。
2,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进退,荣辱与共。
3,义薄云天,能见利不忘义,能舍身而取义。古时候,人们思想相对单纯,崇拜的多是武功盖世的英雄,或者重情重义的仁者。故民风纯朴,多重情义。而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虽然经济成绩斐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甚至有无利不起早之说,所谓的义已经很难找到了…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极为脍炙人口的桥段。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实际上他们三人确实是于同年而死。他们用生命兑现了誓言的承诺。让人千秋感佩。这种一诺千金、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确实难能可贵!“桃园三结义”是异姓兄弟义重如山的突出代表。 纵观刘、关、张三人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生经过,他们的生死与共,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首先他们都极具大志向、大才能;其次,他们人生理想、价值观、追求一致;三,有极强的意志;四,极重义气,五,相互之间极为欣赏。正因此在机缘巧合时,他们之间必然会碰撞出耀眼的光芒!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最终既成就了宏图大业又成就了千秋佳话。 而同样是英雄结义“瓦岗寨四十六兄弟”在秦琼秦叔宝母亲大寿期间的结义就显得很是儿戏。在结义开始大家并没有统一思想,也没有共同价值观和宏大目标与人生追求,纯粹是一时兴起,只因很多人感觉大家都不错而已。 特别是罗成他除了秦琼,根本就瞧不起其他人,任性张狂、自我优越感明显,甚至根本就不愿与其他草莽英雄结为异姓兄弟!这样一群人在一个建议下的结义,彼此能都把对方看成生死弟兄吗?其实从开始就各呈异志!怎么可能大家生死相随、患难与共呢? 因为“瓦岗英雄”一开始就各怀心思,因此一旦面临战败分解自然各奔东西、各自寻主,各自待在不同阵营,他日战场相见也就只能“各为其主”了。这样一来悲剧就无法避免了。在《隋唐演义》中最有义气的单雄信和最有才华与大志的王伯当直接或间接死在自己兄弟手里,令人唏嘘不已!单雄信义薄云天,被兄弟“围剿”,最终慷慨赴死;王伯当素怀大志、博艺多才、重情重义,最后为酬李密知遇之恩壮烈献身,每每见到箭神王伯当竟死于箭下——感慨良多!这两位真正的英雄义士却死在“自己兄弟”手中,这样的“结义”不要也罢。因此上述说法我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