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乱花丛(祸乱花丛)
解析:
这是首即景抒情的七言律诗。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其时京都长安虽已收复,但兵革未息,诗人杜甫眼见唐王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祸乱,心境十分杂乱。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中极见伤春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与百姓的关怀之情。
首联点出诗人每日下朝,都要典当春衣换取酒钱,日日买醉,渲染出一片愁情。
颔联写到处都有诗人所欠的酒债,加深了开篇的愁情。“七十古来稀”,表明诗人对日日买醉,酒债极多的不屑一顾,还是借此来说服自已放下这一切,只争朝夕,俯仰于杯盏间呢?但此时诗人所处的愁情显然更深了。
颈联写春天美景,诗人似乎忘了愁情,流连于春景。“深深见”“款款飞”把蝴蝶飞舞于花丛中,蜻蜓灵动飘飞在水面上的动作写神了。
尾联写诗人要传话给春光,尽求春光多停留一会儿,即便是很短时间,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情。诗人想要跟春光一起逗留盘桓,就把春光拟人化了。此时的诗人看似暂忘愁情,要在春光中赏玩一番,然而这只是伤春之后对春的更加珍惜。安史之乱虽仍未平息,但毕竟给大唐王朝一个短暂的机会,也许朝廷可以借此时机作一番在战乱破败景象上的修整,同时广大民众也许可以不像在安史之乱一开始那样担惊受怕,在新政权的遮蔽下稍作休息。这两句,是诗人愁情加深后的无奈抉择,暗含了对唐王朝以及天下百姓的关怀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