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值得反复读的5本书(一生值得反复读的5本书)
你总是要面对现实,接受自己的平凡普通和没人在意,然后安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层层抛开人性枷锁的故事,而是青春期的追逐梦想和尝试之后重新面对现实的勇气之作,最终的30岁菲利普放弃周游世界当医生,选择自己觉得没那么喜欢的萨莉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也正是很多人在青春期结束的时候面对现实的真实写照。
菲利普并没有放弃枷锁,而是走上普通、平凡人的一生而已,仅此而已。菲利普天生跛足,9岁丧母寄养在没有孩子的伯伯家生活,虽然伯伯可能严格、自私让菲利普感受不到爱,但伯母依然竭尽全力去爱菲利普,而且菲利普在伯伯家获得最大的养分就是获得无限阅读的机会。所以,童年虽苦但有阅读为伴,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也不失为一种幸福的事情。
?
读书,因为跛足而自卑,因为同学嘲笑而不合群,虽然新来的校长种种不理解,但依然郑重告诉菲利普“如果你对自己的处境总是心存不满,企图反抗,那只会给你带来更深的羞耻。你的悲惨遭遇只是上帝让你背上的十字架,而之所以选择由你来负担,是因为你的肩膀比其他人都更强壮。这是上帝的好意,你应该乐在其中,不能把它视作悲伤的源头。”
痛苦本身是自己沉浸的情绪,你本可以慢慢突破自己对自身缺陷的执念,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缺陷本身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做。去德国游荡一年,我一直认为体验就是最好的,何况在游学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新鲜的人,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这是有价值的一年。开拓视野的就是要通过向内探索、向外求索。
?
法国学画画2年,天赋这个东西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在普通人眼里看到的天赋并不一定是专业领域的天赋,我也并不认为菲利普最后的放弃是一种失败的象征,如果只能做个二流画家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事实上在很多领域如果做不到一流其实本质就是一种得过且过大可不必。
?
虽然菲利普的放弃自己也很纠结,但是也不失是一种有勇气的行为。况且一趟法国之旅也解释很多有意思的朋友,所以我还是坚持体验本身就是有价值,哪怕这份体验看上去毫无结果。
克朗肖对人生的启示我认为本身就是本书的亮点,人生就像是波斯地毯,你以为错综复杂,其实本无任何意义。意识到自己的不适合,果断放弃不纠结,是勇敢的行为并不是懦夫的表现。
值得反复读。毛姆的《人生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普,天生残疾,有一只跛脚,从小受尽嘲讽。在小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和小菲利普成为朋友,所以造就了菲利普内心的冷漠与敏感。残疾,无意成为了菲利普的第一道枷锁,如何对面对自己的残疾,如何去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甚至是嘲讽。
在这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菲利普就读皇家公学的校长对菲利普所说的一段话:“只要你在接受这种不幸时稍有违抗之意,那它就只能给你带来耻辱....”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共鸣,我曾经在我的微博里说过,当你认为那些事情是伤害的时候,那么它们就一定会伤害你,时时刻刻。如果在你的意识里,那些都不算什么,那它再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的影响。
这一段话的后半段,也阐释了如何去面对挫折:“要是你把它看作是上帝恩宠的表示,看作是因为见你双肩强壮,足以承受,才赐予你佩戴的一枚十字架,那么它就不再是你痛苦的根由,而会成为你幸福的源泉。”这一段,在告诉我们,当痛苦发生之时,我们越排斥,越不能接受反而越加痛苦,而当把它接受下来,以一颗平常的心去观察它,包容它,它就会瞬间平静下来。
我们普通人,可能比菲利普幸运,但是我们也会因为自己的容貌,家境,缺陷,被别人嘲笑,歧视遭受伤害,若此时能有人告诉你着一些,伤害就会小很多。
是的,人性刻画非常到位,这是毛姆诸多代表作之一。